討論張力的問題

 

對腦性麻痺、缺氧缺血出血腦傷、腦發育不全⋯等,因中樞神經的問題而造成不能自主能控制的異常張力。(高張:肌肉用力收縮。低張:肌肉放鬆、無力)

久而久之,也形成整體結構姿態問題:骨盆高低、脊椎側彎、長短腳、足踝外翻、變形

這也是所有家長最想知道答案的問題:異常張力

 

(僅供參考)

老師與家長的分享:

 

1、家長:

若是肢體脊椎都很僵硬,且有關節軟組織沾黏的狀態,當下中醫方式復健做調理、撥筋或是肌筋膜鬆弛術,的確是有放鬆,但是還需搭配自主意識去連結運動神經,學習真正放鬆與活動肢體、自主控制肌肉收縮⋯是一條漫漫長路。(搭配CST和仁神術,相輔相成!)

顱薦椎治療,能放鬆張力。也可以做Vojta,讓孩子能自主神經肌肉動作連結,而不是一直被張力所影響。

AFO(足踝支架)只能預防變差,不能幫你矯正回來。而肉毒桿菌適合認知能配合自主控制運動神經,去搶那段鬆弛的時間訓練肌肉的孩子。他是中間手段,還要後面運動神經的自主控制訓練來配合,才是有效的療程。

 

2、家長:

肉毒其實要小孩會走,但走不穩,才適合。因為打完降張力,仍然是復健自主運動,讓走路變好。我小兒打過肉毒4次,7歲動鬆筋。是有成效,配合葉派,能不扶手上下樓梯。肉毒有風險,要醫術高明的醫生施打。開鬆筋也需醫生動刀部位精準。

我運用能量在孩子身上,配合孩子的自主運動,讓張力變少。

只要大腦能重新長迴路,動作協調改善後,骨頭就不會再變形走位,側彎也可以慢慢因張力和姿勢正確,不再因調理完後又走位。大腦可塑性,也包含運動神經。

持續做能量,腳底按摩和運動療法下,脊柱側彎(運用能量)和漏斗胸(腳底按摩 穴位:胸骨和肺臟),現在幾乎看不出,可以證實真的成效,小孩接觸腳底按摩4-5年後漏斗胸痊癒,接觸能量2-3年,游泳可以學會自由式,仰式和蛙式。如果沒有能量療法協助,這些高度協調動作應該很難學成。

讓大腦重新長迴路,目前就我所知,只有自主運動,才能辦到。能量可以加速自主運動的可能性。

 

我在張力方面是覺得直接手碰觸個案的能量療法,較能快速鬆弛肌筋膜組織,再配合運動訓練,讓整個運動協調趨於正確。

 

3、劉淑玉老師:

"張力"後面代表"無力"

大腦為何用張力控制腦傷孩子?我一直在找答案。

 

在研究所時,對於嬰兒動作花很多時間探究,文獻,加上方老師引見與葉倉輔老師學習物理治療大量實作,對於動作問題在神經傳導的關鍵有一些看法。

 

在論文進行碰到瓶頸時,剛好北醫有美式整脊的課程,我就開始專門研究與再度踏入另一學校(苗栗仁德)學習小兒按摩推拿學與運動按摩,正式取得調理保健按摩技術(可以進入中醫診所擔任推拿師)。

 

我們目前對於早產兒的動作問題,家長學會按摩+運動,都能穩定進展,突破張力一關關的動作問題。

 

我們最後發現 : 

張力後面是代表無力,按摩緩解肌肉筋膜後,促進主動運動,找出神經發展的關鍵運動階段。

 

一階段一階段練習,神經穩定控制肌肉,張力就會一階段一階段放掉。

 

"家長"是我目前發現可以真正落實"肌張力平衡"實作技術的人。

 

動作控制能力階段,第一階是肌張力平衡。

按摩與動作才能穩定進入動作,這種動作才能有效啟動。

 

*

 

再次提醒

低張與高張訓練重點會不同。

同樣高張與低張都要先把豎脊椎鍛鍊起來,但是做法會有不同。

低張要再補核心肌群中的腹肌再次強化伸直肌,避免關節卡住而不用肌肉力量。

而高張要在關節的伸彎自如,更加強按摩與關節角度的靈活。

 

腹肌強化若有2種現象請需注意,運動強度過多或過強帶出來的反效果:

 

1、用背肌代償去做仰臥起坐,結果背部更歪(請先練臀背豎脊肌肉)

 

2、因為要強化腹肌,結果膝蓋代償,膝蓋伸不直。(請用長坐姿練腹肌或仰臥"伸-縮"腿來練腹肌)。

 

#努媽劉淑玉老師的叮嚀 

#努媽醫療與復健討論 

#努媽復健經驗談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晨媽 的頭像
    晨媽

    努力媽媽--腦性麻痺復健經驗、居家照護、治療分享

    晨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