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選擇療育課,家長要有判斷力
來源網址:http://best.parenting.com.tw/blogger_article.php?w=2858
袁巧玲。國際行為分析師
文章截取: 
我好奇地在想,如果孩子的教育和學習是那麼的重要,到底是哪些因素影響家長對於選擇課程的判斷力?
 
統計和分類了一下,我發現一般家長有三大心態:
 
1.「好不容易排到」心態
療育界裡最夯的課程,應該就是語言課了。有經歷過的父母們應該都知道,通常評估需要一段時間,排課和等待都需要時間,如果需要等待的又是語言課,一排就要排好久,當家長排到的時候,會緊緊把握這個機會,甚至願意放棄其他的課程來配合語言課的時間。儘管其他的課程也很重要,也都對孩子有幫助,但是因為「好不容易排到」語言課,所以無論如何也要守住這堂課程。
 
如果這堂「好不容易排到的課」也正好是孩子需要的,那麼家長可能會需要在其他課程上做一些優先順序的調整,但是如果只是因為「好不容易排到」心態,而選擇了一個不適合孩子的課程,那麼你只是在浪費孩子的時間和自己的勞力。
 
2.「那個老師很有名」心態
還記得Mr. Donut一開店時,大家一窩蜂的去買(後來Krispy Kreme也有同樣現象) ,甚至有外勞被叫去排隊,一排就排好幾個小時,雖然辛苦但也心甘情願,就是因為它有名。療育課也有相同的現象,一群媽媽們在等孩子上課時,通常都會分享各自在上的療育課,如果正好在這個時候家長重複聽到某個老師的名字,都會認為這某某老師很有名,也因為大家都想上他的課,於是也被影響,急著想要幫孩子排課。
 
我們的生活周遭都有很多「不有名」的好事物,療育也是一樣,父母要追求的不該是名氣,而是哪一種才是適合孩子又對他是有幫助的。
 
3.「人家說」心態
口耳相傳是我們的文化,我們不但想把好的跟好朋友分享,我們有時候也喜歡談論,因為這是人性。但是家長千萬要切記,別人跟你分享的是他的經驗、他的孩子、他的價值觀,甚至只有他能理解的範圍。這些分享可以拿來聽聽、當個參考,但卻不能拿來決定你孩子的命運,原因很簡單,因為他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、他的經驗不等同你的經驗、他的價值觀也不是你的價值觀,為了自己的孩子,請自行去了解。
 
家長要有判斷力
家長都需要先問自己幾個問題:
你的孩子對你來說重不重要?
你孩子的學習對你來說重不重要?
你在孩子身上投資的金錢和時間對你來說重不重要?
如果你的答案都是「重要」,那麼你是否應該自己多去了解,並自己做判斷?以下是我給家長的三大提醒:
 
1. 去了解!去了解!:也就是親自去看、去詢問,不是輕易聽信別人說的話。
2. 療育要均衡:兒童發展是全面性的發展,不是只有單方面的發展,就像營養要均衡,療育也要均衡,因為很多不同的能力都是相輔相成的。
3. 判斷要靠自己:當你把該蒐集的資料都收集齊全,你再問自己,哪些孩子的學習目標是最先需要優先考量的?哪一些課程是對他現在最有意義的?

親愛的家長們,養育孩子很辛苦,教育特殊兒童更不容易,儘管在幫孩子做決定的過程中,並沒有所謂的對或錯,我們還是要靠自己去多做了解,多做整理,學會做個會自己判斷的父母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晨媽 的頭像
    晨媽

    努力媽媽--腦性麻痺復健經驗、居家照護、治療分享

    晨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